每逢佳节胖三斤,用跑步减掉“过年肥”
时间:2021-02-23 10:54:58 受访专家: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徐大启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教授 苏浩
跑步,要选择适合的时段 跑步的时段有讲究,适宜时段取决于外界环境和身体状态。外界环境主要考虑温度、湿度、空气质量等;身体状态包括是否疲劳、饥饿等。 晨跑
如果选择晨跑,切忌空腹,跑前适当吃些面包或饮用少量牛奶和水;强度不要太大,慢跑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。 午后跑
午后跑要避免太阳直射,注意防晒,最好是下午4点之后。 夜跑
夜跑最好在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时分,简单进食后再开始跑步,中慢速跑步以30~40分钟为佳。 重点护好4个部位 临床上,跑者最易受损的部位是膝关节,此外还有足底、踝关节、腘绳肌及其肌腱。 护膝盖:速度时长量力而行 长时间不跑突然开始跑步,或短时间内跑量过大,膝盖反复屈伸,可导致髂胫束过度磨擦、膝关节外侧疼痛,出现“跑步膝”,即“髂胫束综合征”。 对于年龄大、体重大的人群,跑步不能贸然开始,最好先进行渐进性肌肉训练,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,比如侧卧抬腿训练臀中肌、静蹲训练股四头肌;开始跑步后,跑量要循序渐进,可逐渐从快走过渡到慢跑。 护足底:运动前后拉伸筋膜 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,常在过快增加跑量,或运动前没有拉伸导致小腿肌肉紧绷或无力时出现,通常表现为足跟或足中部疼痛、烧灼感,尤其是清晨起床和长时间活动后加重。 为防止筋膜炎,跑前一定要选择一双合适的跑鞋,对脚底进行有力的支撑;运动前后,专门对足底筋膜进行拉伸,比如脚趾翘起,用手将大脚趾向脚背方向拉伸,持续30秒。如果已出现疼痛,可先行冷敷,近期最好停止跑步。 护踝关节:跑道务必平坦 踝关节承担着全身重量,如果不小心过度翻转(崴脚),可能造成韧带过度拉伸、扭伤,尤其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跑步时极易发生。
最好选择在平坦的跑道上跑步,必要情况下可佩戴护踝。 护腘绳肌:常做提踵训练 在臀部下方、大腿后侧有一系列肌群,统称为腘绳肌。步幅过大、活动过量或进行大量的爆发性速度训练,会让腘绳肌变得紧张;当臀部肌肉力量不足,跑步时会让腘绳肌的负担更重。 跑步前后必须注重对下肢肌肉的拉伸,不仅可以预防损伤,还能对轻度疼痛进行治疗,比如股四头肌的拉伸、小腿三头肌的拉伸以及站立位提踵训练等。 跑步者关心的10个问题 跑步者也有很多的疑问,比如中途岔气怎么办?如何避免跑步后下肢水肿?跑步要多吃什么…… 空腹跑步更容易减肥? 空腹跑步可导致热量不足,引发低血糖,从而使跑姿不协调,损伤肌肉,甚至摔跤受伤。 另外,如果在饭点不吃东西去跑步,胃酸很可能侵蚀胃黏膜,导致胃溃疡。 月经期还能跑步吗? 月经期的头一天不建议运动,之后几天可以进行短时间、不剧烈的运动,如慢跑或者快走;不可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使子宫出血增多。 运动后可以马上洗澡吗? 运动后不建议马上洗澡,此时心脏功能还没有调整到安静状态,浴室环境又较封闭,容易导致大脑或心脏供血不足,出现头晕等不适。 建议运动结束后 15~30分钟左右再洗澡。 跑步中岔气怎么办? 首先应立即停止运动,然后逐渐放慢速度、调整呼吸,慢走一会儿后在路边找到可以休息的地方,坐下来休息15~30分钟。 如果1~2天还没好转,可能是膈肌拉伤,应立即去医院检查。 跑步后,小腿会变粗吗? 慢跑一般不会使小腿变粗,但如果长期在上下坡上跑步,肌肉力量加强,可能让小腿变粗。因此,最好选择在平地上进行中低强度的跑步。 注意保持正确的跑姿,小步幅、高步频最合适;跑后一定要拉伸。 跑步后下肢水肿,怎么办? 跑步后出现下肢水肿,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:
若出现水肿,跑完步首先要做好及时的放松、拉伸,还可以用热水泡泡脚,促进血液回流,消除肿胀。若有严重水肿者应及时就医。 长时间跑步后想吐,怎么办? 长时间跑步后想吐,一是由于跑步时间过长,肠胃出现紊乱;二是心率过速造成大脑缺氧。 因此,跑者应控制跑步时间在一小时左右,避免过度刺激肠胃;跑前适当吃些食物,避免空腹跑步;跑速不应过快。 晚上跑步会引起失眠吗? 跑步时间过晚,是会引起失眠的。一般建议,晚上九点之前完成锻炼,因为人体入睡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~12点。 如果在这段时间之后跑步,会使神经兴奋,导致无法安然入睡。另外,晚上运动量不宜过大,时间也要控制在1小时之内,以中等强度、心率控制在130次/分左右最佳。 感冒或发烧了还能跑步吗? 感冒发烧期间免疫力降低,如果还去跑步容易加重病情。另外,如果跑步在户外进行,环境的污染也会使身体再次感染或病情加重。
上一篇:中医里的水和火是什么
下一篇:甲状腺,颈部的“命门”
|